发布时间:2021-03-03 06:50:43 阅读量:2457 作者:子默
动迁安置房杭州顺聚房产李毅
主持人:“让每位市民都能感受城市的温暖,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美好的生活。”昨天,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市人代会上的话让许多市民感到“贴心”。
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明确的“信号”:2010年,住房依然是民生之要——坚持以居住为主、以市民消费为主、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,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,尽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居住问题,花更大力气加快建设廉租住房、经济适用住房、动迁安置房、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杭州顺聚房产李毅。
房、房、房,如何破解住房困难群体的“老大难”问题?无论在会场上,还是会场外的网络虚拟空间中,都成了最热门的话题,高居新民网网民关心的“两会”议题首位。
今天,本报请来上海市人大代表印保兴、丁美真、陈靖、王中斌等就此话题发表观点。不少代表都建议,不妨迈出非买商品房不可的误区,通过开拓公共租赁房、经适房、动迁安置房等方式最终寻找到“安居”的乐土。
公共租赁房
“没家的孩子社会抱”
网友stafine:我是新上海人,有一份收入尚可的“白领”工作。但面对越来越高的房价,我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,每月租房开销就要用去收入的近一半,加上其他开支,被迫成为“月光族”,攒钱买房遥遥无期。
印保兴:“我所在的公司招聘新员工时发现,尽管不少外地大学生十分优秀,但考虑到上海高高在上的房价,最终还是没能留在上海工作杭州顺聚房产李毅。”
为解决这个难题,有的单位想到了建租赁房这条路。如央企单位上海铁路局在沪开建了一个建筑面积达27.8万平方米、可解决铁路职工3100套租赁房的项目。
单位建租赁房是件好事,但毕竟还停留在“谁家的孩子谁家抱”的层面,或者说,仅限于“富家孩子有人抱”。多数企业单位不具备这样的造房条件。因此,我建议,把单位租赁房再提升一下,从“谁家的孩子谁家抱”上升到“没家的孩子社会抱”。可以加大公共租赁房的投放力度,政府财政出一点、企业出一点,个人拿一点,建成批量可供应的公共租赁房。
经适房
申请门槛盼降低
网友果果:我是上海人,很想申请经适房,可申请门槛太高,而且还要排队摇号,能买到的概率太低了。什么时候经适房的申请人群才能扩大呢?
丁美真:政府工作报告对社保、就业、住房等方面都很重视,其中提到2009年,上海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开工建设605万平方米。但我认为,目前经适房仍存在政策偏紧、价格偏高、位置偏远的问题。
陈靖:经适房在闵行、徐汇率先试行下来,发现一个问题:即中心城区的居民,尽管人均居住面积达到标准,收入却往往“超标”;而偏远地区的居民收入“达标”了,人均居住面积却又“超标”了。因此,我建议,政策制定部门应根据上海各个区域的不同特点,制定出符合区情的经适房标准。
统一建造“保障房”
新民网友azaji:每每看到新闻中的“动拆迁大战”,我就有点悬心。老百姓应当支持政府拆迁,但前提是旧区改造要让老百姓过上更美好的新生活。如何保证动迁居民住上好房、安居乐业呢?
王中斌:动迁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房源。随着房价上涨,多数动迁居民都选择要房而不是要钱。
我所在的公司曾为地铁项目动迁居民寻找安置房源,却发现2008年大华地区的房价平均在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,到了去年年底,飙升到1.9万每平方米不说,而且基本无房可买。
况且,动迁安置房有它的特殊性,即要求一房或两房的小房型,这在商品房里往往比例不高、供不应求。因此,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,是大量旧区改造居民有急需住房的刚性需求。
为此,我建议市政府统一规划,在中外环之间建设大规模的居住社区,为旧区改造的居民提供配套的“保障房”,通过加大供应量形成房产市场供需平衡,这也是遏止房价快速上涨的一大“利剑”。
本报记者 宋宁华 胡晓晶
“等建成了再去拆,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。”朱先生说,“水源安全是攸关百姓生命的大事,刻不容缓,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拿出实际行动。”
近年来,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,房产中介在厦门遍地开花。但这些手中掌握着大量房源的中介机构,在向客户收取不菲的中介费后,有没有按规定申报纳税呢?近日,同安区地税稽查局抽取辖区内的四家房产中介机构,对其纳税情况进行专项检查,结果发现,这四家中介仅一家有申报纳税的记录,其余三家居然每月均是“零申报”。
“我们确实可以只购买最小的端口,但由于要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博得点击率,必须将房源信息随时刷新在前几页,因此往往必须开通更高的端口,至少开通120端口。”上述负责人对记者抱怨。而上述负责人则直言,虽然一个经纪人手上可能总共也就七八套房源,但是每天都要在网上重复刷新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房源信息,这也从某个程度上导致网上的虚假房源和重复信息大量增加,从而导致购房者找到合适房源的难度激增。
张大伟表示,早在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,北京、深圳等城市也探索过类似的做法,但最后不了了之,一方面是由于开发商与政府难以达成价格协议,另一方面,用纳税人的钱购买商品房用做保障房的做法,容易引起一些不满,操作过程也容易出现寻租空间,因此大多是“雷声大雨点小”,甚少成功的案例。
在郑州市房地产市场走势平稳健康的态势下,郑州取消限购政策,可谓大势所趋。自2011年1月郑州市实施住房限购政策以来,较好地实现了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、缓解住房供需矛盾、稳定住房价格的目的,但与此同时,部分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也受到了影响。在此之前,住建部便已明确表态:“对于不同地区、不同情况的房地产市场采取分类调控政策,至于是否取消限购,由地方政府自行判断。”据了解,目前全国实施住房限购政策的46个城市中,截至7月30日,已有逾半城市取消或者放松了住房限购政策。在这些取消或松动限购政策的城市中,绝大多数没有出现住房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大幅波动,基本保持了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状态。
本次取消的专业技术人员准入类职业资格,涉及国际商务、质量、税务、资产评估、土地登记、矿业权评估、品牌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。同时,国务院决定取消各地区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。
上一篇: 摩根大通:2012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将跌15%到20%
下一篇: 望京房价只涨不跌 租赁也涨价